2020/3/11 10:47:00 浏览:145 来源:武汉家教网
有人说:“养孩子容易,教孩子难”。
养孩子,只要管吃饱穿暖,不让孩子饿着、渴着、冻着,能长个子就行。
很多留守儿童便是如此。
爷爷奶奶带孙子,只管孩子吃饱不饿着。
更糙的,连衣服也不教孩子换,衣服都是泥垢,连脸上都是脏兮兮的。
如此“养”孩子,自然是容易许多。
教育孩子,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。没有家长,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人、成才。从孩子小的时候,就注重孩子的礼仪、性格、情商、智商等方面的培养。为此,家长们操碎了心,因为有远见的家长都知道,这关乎孩子的未来。可偏偏“教好孩子”,不是件容易的事情。
孩子不会一夜长大,性格养成需要很长一段时间。哪怕是要孩子成年、成熟,也需要十八年的时间。教育孩子,不似喂饭,把饭塞进孩子嘴里就行了。教育孩子,需要家长循序渐进,适当的年龄教授适当的事。可孩子毕竟不是木头,有自己的想法,不会静静让家长雕刻。所以,教育的不易,时常让家长束手无策。
值得庆幸的是,孩子教的好不好,在生活中还是有迹可循的。
孩子有以下3种迹象,说明家长教的好。
第1种:擅于和家长表达真实的想法
很多父母,常常会主观臆断孩子的想法,进而指责孩子,让孩子不愿意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。进而,导致亲子之间的关系渐行渐远,孩子更不愿意和家长表达真实想法,造成恶性循环。孩子能对家长表达真实想法,是一种信任的表现。也说明了,孩子家长这里,得到了足够的信任和安全感。如此,在面对问题时,孩子才能将心事跟父母诉说,一起寻求解决办法。这个过程中,也不失为培养孩子在未来“面对问题、解决问题”的勇气和方法。身为家长,如果想要孩子的心理层面,能更健康的发展,就要试着接纳孩子的各种情绪,引导孩子正确宣泄自己的情绪。接着,引导孩子找出影响自己情绪背后的原因,从而,帮助孩子调整情绪,解决事情。如此,孩子才能有更好的“管理和调节自己的情绪”的能力,提升情商。
第2种:遇到问题,第1个想到的人是父母
今年年初,有一则“21岁女孩跳楼自杀:连续还了3年网贷 仍欠平台17万”的事件,上了热搜。
一个花季少女,是如何走向了自我毁灭的道路呢?
这种情况下,作为家长,最担心的,就是孩子有事自己扛。发生了这件事情以后,冯先生表示:如果女儿说出来,一起解决,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了。
我想,父母应该是孩子最为信任和依赖的人了。可遇到问题时,热搜中的女孩子,却没有和家长求助。而是自己硬抗3年,直到扛不住,也是选择自杀,而非和父母求助。这种情况,不免令人惋惜。可孩子的这种表现,早就在孩子和家长的“相处模式”中埋下了伏笔。进一步说,孩子遇到困难第1个想到家长,能让家长即时了解孩子的动态。人生在世,总会碰到这样、那样的问题。知道孩子发生了什么,还能帮助孩子解决。总比,一无所知,到最后追悔莫及要好的多。
一次,和堂姐聊天。堂姐的女儿月月,在一边做作业。途中,遇到不懂的问题,月月过来问堂姐:“妈妈,这道题目我不会做。”堂姐对月月说:“自己想,考试的时候,可没人让你问一道题目怎么做。”我十分惊讶,正是因为担心“考试不会做”,才要在日常学习中学会呀!这种情况,在堂姐家倒是很常见。当月月求助时,堂姐连个示范都没有,既没有引导月月如何做,更没有手把手教,就叫月月自己在解决。时间长了,我发现月月渐渐不再求助,而是直接放弃了。
当孩子遇到困难时,一个想到的,毫无疑问应当是父母。父母在面对这种情况下,能给孩子适当的指导,促使孩子解决问题,能让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增强。孩子对家长的信任度增加,孩子也能更容易接受父母的“建议”。如此,家长能更好的指导孩子学习和成长,教育起来也更省心。所以,在日常生活中,当孩子遭遇这样那样的困难时,家长应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,引导孩子解决而不是责怪。
第3种:愿意和父母谈心事
孩子到了一定的年纪,喜欢和家长分享一些小秘密。用手挡住嘴巴,在家长的耳边呢喃。尽管在家长看来,都是一些小事。可孩子却乐此不疲。而这,就是孩子开始愿意和家长“谈心事”的表现。
很多家长,担心跟孩子太好了,会在孩子面前失掉权威感,导致孩子以后在自己面前没大没小,管不住孩子。加上这个年纪的孩子,讲的小秘密在家长看来,很无聊。忙碌的时候,还会有些反感孩子这种行为。所以,会刻意疏远。孩子也不再和父母说自己的心事。时间长了,亲子之间的距离就会越来越远。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路上,只能主观臆断,容易盲目批评,找不到切入点,也让孩子一头雾水。
总的来说,和孩子想好的相处方式,就是培养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信任感。
孩子愿意和父母表达真实想法、遇到问题第一个想到父母、有心事也会和父母说,这3种迹象,说明家长教的好。
想要孩子有这3中迹象,父母应当学着倾听孩子、信任孩子、鼓励孩子。孩子之所以是孩子,就是因为他们的不懂事、不会管理自己的情绪、缺乏耐心等等。孩子养成的,好的性格、情商、处理问题的方式,都并非天生或是遗传来的,而是是在后天的家庭氛围影响之下形成的。家长想要把孩子教育好,就多点耐心,培养和孩子间的信任感吧!
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