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/5/14 8:44:00 浏览:837 来源:武汉家教网
感恩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,是获得幸福的必要基础,感恩也是一种崇高的品德,是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美好情感,是建立独立健康人格的必要条件之一。不少父母抱怨孩子不懂得感恩,父母经常会说;“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……”,假如一个孩子不懂得感恩,那么问题几乎完全出在孩子周围的大人身上。
有一个故事是这样说的:有个农夫总是让老父亲在一个小木槽吃饭,而不是和家人一起。有一天,农夫发现自己的儿子在用小木板拼什么东西,就问他在干什么,孩子说‘在做木槽,是准备将来给爸妈用的’,结果,很快老人就出现在饭桌旁了。这个故事很有意味,除了显示了榜样的作用外,更让人思索,为什么人总是对自己的孩子好过自己的父母?许多人觉得能供给老人衣食、养老金,能带看病就已经尽了孝道。这是不合理的,因为老人除了物质保障之外,还需要更多的关心、陪伴和情感慰藉。但是,如果没有感恩之心,人们就会认为物质供养就够了,别人就不会说自己不孝了,这样的子女并不是真正的孝顺,充其量只是保证了底线。也就是说,父母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感恩,包括对自己的感恩,但是父母们对自己的父母感恩却远远不够。
此外,作为家长,我们是否重视培养孩子的同情能力。同情能力此处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同情心、怜悯心,而是指有没有觉察他人的能力和意识。人们只有对事物有足够的了解和感触,才不会麻木不仁。比如说给孩子过生日,有没有让孩子理解到“儿的生日,娘的苦日”?我的一个朋友离婚后辛辛苦苦抚养儿子,儿子却毫不能体会母亲的苦心,有一次学校要求每个人都在肚子上绑上八斤重的沙袋,结果一星期后,孩子郑重的对妈妈说:现在我要做一个好儿子,将来要做一个好父亲。这就是很好的例子。还有的家庭,见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操持家务的劳动,就倡议和孩子互换角色,让孩子当一天家长,结果孩子一天没下来,就哭着向父母道歉。这都证明了行胜于言的教育效果。
感恩还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,是获得幸福的必要基础,如果你个人用怀疑、敌意的态度来对待他遭遇的一切,我想这个人是不可能获得幸福的。
据说美国的罗斯福总统有一次家里失盗,被偷去了许多东西,一位朋友闻讯后,忙写信安慰他。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:“亲爱的朋友,谢谢你来信安慰我,我现在很好,感谢上帝:因为第一,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,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;第二,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,而不是全部;第三,最值得庆幸的是,做贼的是他,而不是我。”通常来讲,失盗后,人们会痛骂盗贼无耻,并自叹倒霉,而罗斯福却能从失盗这样的事情上找出三条感恩的理由。这就是境界。
父母应该多思考,对孩子是不是在物质、精神等各方面的给予太多,导致孩子对于别人的善意、付出由习惯变成了麻木,甚至滋生出了任性、无理和贪得无厌,我知道在今天倒金字塔结构的家庭中这种情况是比较普遍的,结果是大人惯坏了孩子,然后再来抱怨孩子怎么这么“坏”。大人们迁就、娇宠孩子的时候,是凭着自己天生的自发的舔犊之情,抱怨时也是出自己对孩子不良行为的直觉反应,结果自始至终都是完全自发的,缺少对表象之下真正原因的觉察,而这正是症结的关键。
我总觉得感恩是不需多言的。我也讨厌感恩的泛化,走在街上要对清洁工人感恩,上了公交车要对司售人员感恩,诸如此类,把感恩时时作为要求自己的标准,我不提倡这种泛化和刻意,这并不是说这些人的劳动不值得我们去尊重、注意和感谢,而是对“泛而化之”这种教育模式的警惕,价值观的传递是潜移默化的,任何太刻意的形势和意图都会制造教育上的阻碍。我们自己做得好,孩子自然就看到了,我们创造条件让孩子感受到别人的心情和付出,孩子就感到了。假如,一个孩子既能看到身边的无声的范例,又能切身感到被人的爱意和辛劳,这个孩子不感恩是不可能的。
感恩是一个人该拥有的本性,也是一个拥有健康性格的表现。生活、工作、学习中都会遇到别人给你帮助和关心,也许你不能一一的回报,但是对他们表示感恩是必需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