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/5/10 8:44:00 浏览:775 来源:武汉家教网
对语言基础知识的考查是高考试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,近年来虽然有所淡化,但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。“语言基础知识”试题重点考查学生字音、字形、词语(包括实词、虚词、成语、熟语)、标点符号、辨析病句等内容。近年来,这部分题型出现了以下一些变化。 一、稳中有变。 稳中有变仍是语言基础知识试题的主要特点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 1.题目的数量与分值稳中有降。题目数量一般是3-5小题,分值在9-12分之间为主。只有少数几个省市有所变化,如江苏卷就减少了一道成语运用题,题目数量由3小题减少为2小题;上海卷2008年没有设语言基础知识题,但2009年则在现代文阅读题中考查了一道虚词运用题。 2.考查的知识点也是稳中有变。由于语言基础试题的知识点有字音、字形、词语(包括实词、虚词、成语、熟语)、标点、病句五个方面,而大部分省市的语言基础知识题为3-4道,最多的也是5道,因而在设题时就会轮换考点,一些考点在前几年考查了,在某一年份则有可能不会考查。 3.考查的形式以稳定为主,略有变化。如每个知识点一般都是单独设题考查,但也有少数省市的高考会把几个知识点综合在一起考查,如2009年高考中,北京卷、山东卷就把字音、字形题合在一题中考查;湖北卷、重庆卷、天津卷、四川卷就把词语、成语及熟语合在一题中考查。 二、时代性强,生活色彩浓郁。 2009年语文高考试卷中的字音题、字形题、词语运用题中涉及的词语基本上都是社会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,且相关的材料都主要来源于社会生活。病句、标点题的材料也大部分来源于现实生活,尤其是一些热点事件,如两岸关系、金融危机、H1N1甲型流感等。 三、部分新题型呈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。 近年来,由于自主命题省份的增加,语言基础知识题在选料上地域特色也日益凸显出来。如安徽卷的字形题中选用了黄山、合肥机场这样与本省相关的语言材料;广东卷中所提到的南粤大地,地域色彩也很明显。 针对以上情况,我们可以采取如下对策: 1.汉字语音题的备考要在积累的基础上分类整理,集中记忆,在强化训练中把握命题意图,熟悉命题形式,在答题时,首先要辨认命题特征,明确语音考查的类别和意图,然后逐一排除,自然答出正确答案。 2.字形题考查只要求辨识,不要求书写。备考时要注意归纳易写错的字,平时要多查字典、词典,分析字形,掌握意义,辨析用法,剖析字形的组合规律。常见误区:同音异形字,如不记其数(计);形似字,如赢、羸、嬴、蠃;多种写法的字,如蹒跚??盘跚、缥缈??飘渺。善于区别形似字的形旁,多考虑形似字的形符所表达的含义,如碧?壁?璧?譬?擘?臂。 3.词语辨析题,命题人往往给考试预留了选择的空间,如果是三组近义词,常常是区别开两组就可把答案得出。因此考生做题时,没必要一一区别比较,我们可以选定自己最有把握的词语,先排除两项,这样就可以降低试题的难度,提高解题的效率。此外,词语是要放在句子中的,它必须要适合句子所营造的语言环境,注意分析语境的提示作用,是我们判定选词合适与否的重要方法。 4.成语运用有字面义和隐含义,一般考查它的隐含义。因此,只从字面揣测其内涵往往会犯错误。做题时要注意以下几点:望文生义,如“文不加点”(“点”是修改之义,不是“标点”);不分感情色彩,如“弹冠相庆”(贬义);不明重点,如“琳琅满目”(主要指商品);不辨语境,如“色彩缤纷的枫林”;属语病(重复),如“使人民生灵涂炭”。做此类题语境很重要,一定要分析语境,做到词不离句。 5.病句题备考首先要掌握常见类型:搭配不当、成分残缺或赘余、句式杂糅、语序不当、语意不明、不合逻辑等。其次要善于总结归纳。通过多做题,掌握一般病句的基本特点。如句中的并列成分、正反词、介词等,是容易出错的地方。最后还要有适当的解题方法。答题时常用方法有:通过语感进行检测,可很容易地审查出杂糅、赘余、语序不当等语病;主干压缩法(即划分主谓宾法),此法可很容易地解决搭配不当、成分残缺等问题;同类比较法,感觉拗口而查不出病因时,可举几个相类似的句子或短语进行类比,从而找出病源。 6.标点符号备考首先要掌握考纲规定的标点符号的作用、性质及使用规则;其次要辅以练习加以巩固,要精选一部分练习进行强化,以便巩固高考;再次要明白命题设误点,要重点把握常见易错的标点符号的用法,特别是问号、冒号、顿号、引号、省略号、破折号、括号、书名号的用法,这些都是历年考查的重点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