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/1/28 11:01:00 浏览:778 来源:武汉家教网
真实的孔子是怎样一个人?
对于每个人来说,孔子非常有名。但在我看来,在不同时期,人们对孔子的认识也是不同的。在封建帝王时代,孔子被历朝历代的帝王奉为神圣,被捧为“教主”式的人物,他们均把孔子当作维护自己封建王朝统治的政治工具。汉武帝最先提出了“罢黜百家,独尊儒术”,而后唐玄宗首封孔子为“文宣王”,后宋真宗封为“至圣文宣王”,元朝封为“大成至圣文宣王”,明朝嘉靖皇帝封为“至圣先师”,最后清朝顺治皇帝集历朝之大成,封孔子为“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”。
而我今天所讲的是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孔子。孔子(前551-前479),名丘,字仲尼,鲁国人,后人尊称为“孔子、孔夫子”,简单归纳起来:孔子首先是个哲人,是个有思想的人,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;其次,孔子是个政治家,但却很失败,思想直到死后才为后来的统治者所接受;再者,孔子是个伟大的、完美的、超越任何时代的教育家,中国的教育史首先应该从孔子写起;最后,孔子是个人格高尚的好先生、好老师。
孔子出生于公元前6世纪,大约距今2500多年,这个时期世界上几个伟大的哲人几乎同时诞生,他们促成了世界文明最早的起源。比如古希腊苏格拉底,以及印度的释迦牟尼。
孔子一生做了些什么?
孔子早年丧父,家境衰落。他曾说过:“吾少也贱,故多能鄙事。”年轻时曾做过“委吏”(管理仓廪)与“乘田”(管放牧牛羊)。虽然生活贫苦,孔子十五岁即“志于学”。孔子从小就喜欢研究礼节,并且特别感兴趣。
孔子生活的鲁国,首都曲阜地处泰山之南,是当时周文王之子周公的子孙的封地。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,当时的情况是周天子手下虽然拥有众多诸侯国,但本身并无实权;各诸侯国下面封大夫,其下为家臣。当时孔子生活的鲁国,最有势力的不是诸侯,也不是大夫,而是底下的一个家臣,这让孔子感觉到礼节出现了问题。
孔子“三十而立”,并开始授徒讲学。连鲁大夫孟僖子的儿子孟懿子和南宫敬叔都来学礼,可见孔子办学已名闻遐迩。私学的创设,打破了“学在官府”的传统,进一步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下移。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!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!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1意思是:学习了知识,并且进行了运用,这不是很高兴的吗?你们从各地方来到这里共同学习,这不是很快乐的吗?人们对我们不了解,我们也不要不高兴、不生气,这才是君子。经过几十年的揣摩,我猜测这是孔子在开学典礼上说的话,当时孔子肯定不止说了三句,但鉴于当时没有纸和笔的局限,弟子们可能只记录下这最重要的三句。
而《论语》就是孔子的学生,以及学生的学生们记载下来的孔子的言论。我曾做过一个实验,整本《论语》连正文、加注解还有翻译,如果每天看8小时,一个人两天就可以看完。但是我提倡在弄懂大概意思的前提下再读《论语》,否则只会死记硬背。
孔子在出使齐国时,曾听过一次音乐,如醉如痴,“三月不知肉味”。我们今天的“超级女声”也不过如此,孔子说他想不到音乐会迷惑人到这个程度,所以在教学过程中,孔子特别强调音乐。“礼、乐、射、御、书、数”是孔子教学科目中的“六艺”,孔子在上课时,甚至允许学生在下面随便摆弄乐器。由此联系到目前不少学校,在教学过程中轻视音乐,这是十分不好的。
孔子四十而不惑,在孔子的子弟中,有两个人比较重要。一个是季路,此人比孔子小8岁,身强力壮,是个侠客,负责保卫孔夫子;另一个是颜渊,虽然年轻但十分谦虚、好学也十分聪明。
一次,三人谈论起志向的问题。子曰:“盍各言尔志?”子路曰:“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,蔽之而无憾。”颜渊曰:“愿无伐善,无施劳。”子路曰:“愿闻子之志。”子曰:“老者安之,朋友信之,少者怀之。”孔子两个学生的志向,子路愿意把好东西如车马轻裘与朋友共享,即便坏了也不遗憾;颜渊说自己做了好事,不骄傲,不到处宣扬,自己该做的劳累的事,不会推到别人身上。子路进而反问孔子的志向,孔子希望“年纪大的,平平安安;朋友能够信任我;年轻的人,能够想念我,愿意到我这里来读书。”由此可见,孔子教书时,十分注重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,不但老师可以问学生,学生也可以问老师,这一点十分难得。
50岁时,孔子开始做官,但从政基本失败,在外流浪了14年,有一次孔子与学生走散,人们形容其“惶惶然如丧家之犬”。
68岁时,孔子回到自己的祖国,开始专心从事教育事业,学生也逐渐增加,5年后(72岁)去世。孔子一生中“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”。
孔子的思想主要有哪些?
首先,“仁”是孔子一个重要的思想。《论语》里曾出现过几十次。我自己最喜欢的一句是“仁者爱人”???非但爱你自己,还爱别人。
子曰:“弟子入则孝,出则悌,谨而信,泛爱众而亲仁,行有余力,则以学文。”意思是:在家孝敬父母,兄弟之间关系融洽,广泛地爱许多人,这样才算仁。但孔子思想也有局限性,那就是孔子往往从家庭关系出发,把父子关系扩展到国家必须遵循的原则???“父为子纲,君为臣纲,夫为妻纲。”
一次,孔子游学行至泰山,看到一个妇人在哭自己的儿子,妇人说自己公公被老虎咬死了,丈夫也被老虎咬死了,现在儿子又被老虎咬死了。孔子问妇人为什么不离开此地,妇女说:“这里虽然有老虎,但是这个地方没有苛政。”于是孔子感慨地说:“苛政猛于虎。”
孔子认为:“夫仁者,己欲立,而立人;己欲达,而达人。”意思是:你自己要想站起来,也应该让别人站起来,你自己要想发达,也应该让别人发达起来。
其次,在孔子的思想中,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是最重要、最精华的思想。
实际上这个世界上的很多痛苦和不平等都是因为“己所不欲,施于人”而造成的,现在这样的人很多,尤其是很多家长,把自己当年不愿做的事情,强加在子女的身上,这很不公平。实际上“己所欲,也不应施于人”,因为别人不一定认同你的观点和想法。
第三,“和而不同”是孔子思想最有哲理的思想。
“小人同而不和,君子和而不同”,人与人之间因为不同而产生和谐。这就像交响乐,小提琴跟大提琴不同,大提琴跟长号不同,虽然每个人的乐器各不相同,但合在一起就十分动听。所谓“萝卜青菜,各有所爱”,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“多元化”。孔子教会了我们如何做人???要有一颗宽容的心,别人和我们不同,但我们仍然能和睦相处。要说孔子有什么做得不好的地方,那就是他过分地讲究礼仪,过分地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等级观念,以至卑己而尊人。
最后,我们强调讲座只是将孔子回归到原来的面目。同时我提醒广大小听众,读《论语》要读好的地方,而不要把它当作绝对的真理。“我们必须跟孔子站在同一个层面来靠近他、理解他。”
孔子是怎样一个教育家?
孔子创办私学,以10条肉干做学费,他收学生有个重要的原则就是“有教无类”。他认为,对于教师来说,这是个十分重要的原则,而很多学校存在的挑选学生的现象,是十分错误的。
子曰:“庶矣哉!”冉有曰:“既庶矣,又何加焉?”曰:“富之。”曰:“既富矣,又何加焉?”曰:“教之。”
这句话讲的是,有一次孔子去卫国,感慨地说:“卫国的人口真多啊1冉有问:“一个国家有了众多人口后,下一步该怎么办?”孔子回答:“让他们富起来”。冉有又问:“富起来之后呢?”孔子说:“教育。”孔子的伟大正在于他很早就认识到了发展教育的重要性。
陈亢问于伯鱼曰:“子亦有异闻乎?”对曰:“未也。”尝独立,鲤趋而过庭,曰:“学诗乎?”对曰:“未也。”“不学诗,无以言。”鲤退而学诗。他日又独立,鲤趋而过庭,曰:“学礼乎?”对曰:“未也。”“不学礼,无以立。”鲤退而学礼。闻斯二者。陈亢退而喜曰:“问一得三:闻诗,闻礼,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。”
这段讲的是孔子21岁时生了个儿子,国君送了条鲤鱼来,于是给儿子取名伯鱼,又称孔鲤。有一次,孔子的学生陈亢问他儿子孔鲤:“孔子有没有单独教你一些东西?”孔鲤想了想说,孔子曾问他有没有读过诗,并说“不学诗,无以言”。我十分赞同孔子的说法,诗歌是最优美、最生动、最形象、最典范的语言,杜甫也曾说“读书破万卷,下笔如有神”。所以,学生在朗读诗歌时一定要放开嘴巴,读出诗的韵味和旋律,并将诗歌的内容化为自己所有,只有这样,说话才会有文采。孔子还教导孔鲤“不学礼,无以立”,这是教导学生应该从小规范自己的行为,站有站姿,坐有坐相。
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有知识的人呢?“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”。孔子认为,知道说知道,不知道就说不知道,这才是真正有知识的人。可见,不是什么都知道才是有知识的人,这种人肯定是骗子,因为没有人什么都知道。这反映了读书人实事求是的态度。
孔子还提倡:“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,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”“行”如何解释呢?有人将其解释为“行事”,“做事”,我认为这个解释比较合理,三个人一起做事,做的好的就是老师,做的不好的,就对其进行改正。